cover_image

“院”与你相约 | 体育学院

重庆大学本科招生
2024年06月28日 09:51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院网址:http://sports.cqu.edu.cn/

图片

学院地址:庆大学虎溪校区

图片

咨询电话:023-65678970、65678971、65678972

图片

学院邮箱:tyxyyb@cqu.edu.cn

图片

专业设置:体育教育



1

院长寄语

图片

体育学院院长 刘斌

数字化浪潮正在深刻重塑全球体育发展格局,对中国体育健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为严峻的挑战。重庆大学体育学院以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体育强国事业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己任,愿在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青春年华与你相约,共同追求卓越。

我们坚信体育远不止是对人体极限的竞技挑战,它同样承载着深厚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在重庆大学体育学院,你不仅有机会学习最前沿的体育科学知识,还能亲身体验到最先进的训练技术和理念。我们致力于探索体育与人类健康、心理、社会互动的复杂联系,从而全面提升你对体育的认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四年的学习和实践,你将能更深入理解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多重角色,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衷心欢迎大家报考重庆大学体育学院,与我们携手追求卓越之道,共同铸就充满智慧与激情的未来!




2

学院介绍

历史渊源

合作与专业建设


1936年

创办体育科,开始培养体育专门人才


1951年

与西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合并


1979年

恢复本科招生


2001年

与重庆市体育局联合办学,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探索新的办学模式


2002年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点研究生招生


2007年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班招生


2010年

体育专业硕士招生


2019年

体育教育专业获批为重庆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2年

体育教育专业获批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5年

运动训练专业招生

师资力量

体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6人,讲师24人,助教2人,博士9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其中,奥运冠军1人,世界冠军4人,国际级裁判4人,国家级裁判7人,体育场馆建设咨询专家1人。学院充分利用综合大学的优势,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担任主讲老师、兼职教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层次师资队伍,成立专门的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导师组。

经过多年的建设,重庆大学体育学科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结构合理、团结进取、富有朝气的学术队伍。高学历人才逐渐涌现,师资结构更加优化。




3

培养特色


“重素质”

依托“双一流”综合性大学平台,加强学科交流,鼓励学生通过第二专业选修,跨专业深造;实施学业导师制,指派经验丰富的老师连续四年跟踪培养和指导;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抓创新”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出众。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开展职业生涯培训,开展学术讲座等培养出一批优秀创新创业人才,近年来获得重庆市第三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学生毕业后创业成功率较高。


“促交流”

为了专业硕士学位建设,我们走国际化道路,不断加强与世界体育强国学习与交流。近年来我院组织了跆拳道研讨班赴韩国庆熙大学研讨学习。


“强专业”

培养学生精湛的专业技术技能是我们突出的一个亮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项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学生的专业特色发展。在四年本科学习期间,通过专项小班精准培养,大批专业学生从零基础成长为优秀专业人才,并多次在全国大学生比赛和重庆市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篮球、足球、网球、羽毛球和健美操等项目的优异成绩。

近5年学生参加全国体育竞赛成绩:2019-2023年共计全国冠军30余次,部分成绩如下。

图片



4

专业介绍

体育教育专业

图片

体育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多重能力和高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理想信念的坚定是这一专业的核心要求,学生将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实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者和传播者。同时,培养学生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意味着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关心自身成长,更要关注社会发展,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将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包括科学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在科学方面,将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体育运动的规律和原理,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教学技巧。在文化素养方面,学生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和文化品位,使其具备全面发展的素养。

图片


体育教育专业还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教学能力。通过系统的体育训练和教学实践,学生将掌握多种体育运动技能,提升自身的竞技水平;同时,学生还将学习教学理论和方法,培养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能够胜任各类学校体育教学、课外训练和竞赛工作。

将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除了具备丰富的体育教学和运动技能,学生还将学习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和管理知识,为未来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服务国家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为培养更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作出贡献。





5

就业及升学

图片

2022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该课标已经将《体育与健康》列为义务教育中很重要的课程,课时总比例大幅上升,体育教育人才需求量大。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具备“双一流”综合性大学优势和系统的体育教育培养体系,学生的升学率高、就业市场大、就业前景乐观。近年来,本科毕业生推免研究生比例20%以上,本科生升学率近40%,硕士研究生深造人数也逐年增加,近三年的平均去向落实率在95%以上,毕业学生被选拔到国安局、警备局、消防学校、体育局、各省市重点中小学等单位工作。



优秀学长寄语


图片

黄守桢,重庆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9级本科生,重庆大学优异生,推免至四川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方向)。

入学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学习期间担任体育学院团委学生会轮值主席和重庆大学学生体育协会主席,累积志愿时长297.5h。作为核心成员参与SRTP项目,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甲等奖学金等。曾获评重庆大学军训优秀学员,社团中心优秀干事,学生会体育部明星干事,校外联优秀志愿者,重庆大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重庆大学体育学院优秀学生,体育学院学生会优秀干部,重庆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重庆大学优秀学生,重庆大学优秀学生干部,重庆大学优秀毕业生,重庆市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学长寄语: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因是游于人间,故而人生无往而不乐。不经思考的生活不值得一过,当你迷茫时,多静心阅读,当你悲伤时,去挥洒汗水。进入大学不是体育的终点,更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奔赴光明未来的起点。师弟师妹们,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并坚定的前行吧。

图片

刘佩凤,重庆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7级本科生,重庆大学优异生,推免至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攻读体育硕士研究生。

本科就读期间曾担任6项学生干部工作,荣获重庆市优秀本科毕业生;校优秀学生1次、优秀共青团员2次、学生社团工作先进个人1次、 校学生会明星干部1次;校优秀学生综合奖学金4次、朱敬文奖学金2次。她作为重庆大学体态评估与功能训练工作室核心成员,曾多次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并获得优秀结题,本科毕业论文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为硕士阶段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目前,她已发表CSSCI论文1篇、SCI论文2篇、国际论文1篇、会议论文1篇,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格林美创新实践奖、校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员等多项荣誉表彰。

学姐寄语:

学弟学妹们,大学作为新的起点,充满无限可能。愿你们在美好的大学旅途中,找准定位、把握机遇、敢于尝试、勇于创新。要善于利用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平台,全方位发展自己,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体育人!

图片

钟春,重庆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6级本科生,2010级硕士,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贵州省体育系列教练员专业高级评审委员会专家。


学长寄语: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是我学习和成长的家园。体育学院院风优良、治学严谨,教师博学爱生、谦逊向上;学生团结友爱、好学善思;教学环境优异、设施完善。在这里,我度过了一生最快乐的求学时光,结识了众多受益终生的良师挚友,得到了扎实的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学习,为进入工作岗位后的我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和底气。如果你爱学习,来重大体院吧;如果你爱体育,来重大体院吧!

图片

吴炯,重庆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1级本科生,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2005级硕士,2008年留校任辅导员,现挂职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副县长。

学长寄语:

重庆大学始终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耐劳苦、尚简朴、勤学业、爱国家”的国之栋梁。重庆大学拥有优秀的教师团队、专业的教学设备和美丽的校园环境,是学习生活最巴适的地方。

在体育学院学习生活的7年时光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友爱的同学之情。在这里,我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结交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我人生和职业发展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新时代,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高地,将会给重大学子更多展示和发展的机会。

来吧,师弟师妹们,重庆大学欢迎你的到来。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图文来源:重庆大学体育学院
图片

“院”与你相约 · 目录
上一篇“院”与你相约 | 环境与生态学院下一篇“院”与你相约 | 资源与安全学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大学本科招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