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网址:http://accu.cqu.edu.cn/
学院邮箱:zdhjx@cqu.edu.cn
咨询电话:023-65678834、65678833
咨询QQ群:576557389(山西)、745320230(重庆南岸)
学院地址: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信息技术科研楼A栋3楼
专业设置: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1
院长寄语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 苏晓杰
亲爱的同学们:
欢迎报考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学院始建于1959年的重庆大学无线电系自动控制专业,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和拼搏,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及其相关学科专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学术地位和声誉。我们拥有一支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激情、创新活力、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敢于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自动化专门人才。你们的到来将使这个逐梦、创新之地更加生机盎然、英姿勃发。
自动化是人类文明标志、是人类进步阶梯!自动化技术是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重庆大学校歌有云:“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学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设立了多元化、多维度、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体系,借助通专融合、科教结合、校企/国际联合等全方位学习与发展培育机制,你们将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多元的空间、更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将有更大的成就!
同学们,今天的自动化技术迎来了与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新机遇,新技术日新月异,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自动化人的未来也将无限美好!希望你们能在自动化学院抒豪情,寄壮志,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谱写自己的奋斗乐章!
我们热忱欢迎你们的到来!
2
学院简介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具备本、硕、博、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重庆市重点学科
985重点建设学科
“自动化专业”国家一流建设专业
学院设有2个四年制本科专业:自动化专业和机器人工程专业。学院设有:
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00余人、博士研究生150余人,每年为社会输送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40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国务院特殊津贴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国内知名学者组成的重庆市一流教学团队,其中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队伍88%以上。近年,学院获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超10项,承担军科委基础加强项目、装备发展部重点项目等国防领域重大重点专项10余项。近3年,学院累计科研到账超2亿元,2023年学院到账科研经费首次突破亿元。经过长期科研积淀,学院已建成“两国级—三部级—六市级”学科平台:
学院主办期刊: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ce(《自动化与人工智能(英文)》,简称JAI),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重庆大学主办,依托于由科学出版社和 Elsevier合资成立的科爱出版社出版、全球发行的同行评议(Peer-Review)和开放获取(Open Access)的国际期刊。由控制领域知名学者、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宋永端教授担任主编,由10位IEEE Fellow和来自10个国家的青年学者组成编委团队。其中,国际顶级期刊现任主编5人,国际顶级期刊现任副编11人。
3
专业介绍
重庆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本专业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以及“十三五”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获批“重庆市优势特色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6年获批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2019 年成功申报为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重庆市一流专业。
自动化专业是作为信息行业的核心专业,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应用的全部内容。专业学科内涵体现在:以电学及电子学为基础,以控制理论与系统技术为主要理论支撑,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信息处理、生产过程、装备运行、系统品质保障等自动化、智能化以及高品质化的系统及工程。专业素质体现在:面向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科技核心,紧密跟踪信息与控制学科发展方向,推进信息技术与控制技术在社会系统、生产系统、国防装备等的广泛应用。自动化专业是一门集理论性、工程性与时代性于一体的综合型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响应国家发展战略,面向未来智能化社会和创新经济发展的新一代机器人技术而建立的新兴专业。其专业的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主体理论和相关理论构成,兼容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内容与技术方法,由工程数学、机器人学及智能控制组成理论体系的基础;由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机器视觉与图像理解、机器人操作系统、人机协作智能控制等构成理论体系的主体框架,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通过跨学科联合培养,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协同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机器人技术人才的需求。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依托重庆大学控制学科、机械学科等机器人相关领域的学科优势、适应机器人工程人才培养而设立的新工科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富创新的特点,具有融合掌握多学科基础理论的专业优势,就业和深造前景十分广阔。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机器人以及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与维护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工作,或者通过更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在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4
培养特色
全方位的学习与发展引导
学生进校后,每位学生都会配备学业导师和班导师,开展学习咨询服务、学习策略指导、学习规划等全方位的学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提升学习获得感与成就感。
科教结合
依托学院的7个优势特色科研创新团队以及学院的“机器人创新团队”,学院“搭桥”,从大二开始,让有相关志向的学生进入这些团队,以国创项目、团队自拟项目为牵引,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
“卓越计划”实验班
学院自动化专业于2013年获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培养过程中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和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交流与合作
学院积极推行人才培养国际化,多年开展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英国诺丁汉大学等高校合作的联合培养项目,同时学院每年资助优秀本科生参加剑桥大学学术夏校等项目。本科生可申请到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交换学习。
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与科学”访学项目
香港大学“人工智能与未来科技”访学实践活动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夏令营
学科竞赛
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近五年学院学生荣获中国“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冠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优异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一等奖、“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九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篮球机器人自主机器人比赛亚军、“Omron杯”Sysmac自动化控制应用设计大赛特等奖、“AB杯”全国大学生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全国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5
就业与升学情况
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对于自动化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有大概60%的学生在涉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信息技术、医疗应用、系统工程、智能建筑等关乎国计民生和科技发展的公司、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和高校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自动化专业就业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年均就业率在95%以上!连续多年荣获重庆大学“就业先进集体”称号。
主要就业走向:国有大型企业、国防军工、高等院校、设计研究院等。
平均每年近50%的同学在重庆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美国纽约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工业4.0”、“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急需大批自动化专业人才,自动化专业人才将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
知名校友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图文来源: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