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网址:https://ae.cqu.edu.cn/
咨询电话:023-65102510
咨询QQ群:699186432(内蒙古)、829249015(攀枝花、凉山、阿坝、甘孜)
专业设置:航空航天工程、工程力学
学院联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重庆大学A区理科楼210(邮编:400044)
1
院长寄语
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成立于2013年,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48年创办的力学教研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人才培养传统。70余载办学薪火相传,始终将 “奉献、求实、创新”精神贯穿育人全程,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吸取国内外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之路,逐步形成了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各类平台,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力学和航空航天专门人才;同时航院人紧紧围绕力学前沿和航空航天等国家重大需求进行科学研究,在极端环境下材料的力学行为、先进航空航天复合材料、航空发动机结构技术、结构健康监测与评价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热忱欢迎莘莘学子的加入,学院一定会为你实现空天报国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也会因你的加入而更加精彩!
2
院系介绍
为适应国家和西南地区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需求,重庆大学充分发挥工程学科的优势,以力学学科为基础,于2013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航空航天学院。
重庆大学力学学科可追溯到1948年创办的重庆大学力学教研组,
1959年
成立工程力学系
1979年
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1981年
获固体力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1986年
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
固体力学学科成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2003年
获力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04年
建立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6年
力学一级学科被确定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2012年
获批非均质材料力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2014年
获航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2016年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开始招生
2018年
获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点
2019年
工程力学专业入选重庆市本科高校一流专业
2020年
工程力学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2年
航空航天工程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
现已形成了一支由国家级人才领军,以国内知名学者和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学院还积极拓展海外资源,聘请了9名院士、十余位知名教授作为高级兼职专家。
学院拥有:
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
高水平科研平台&本科教学实验室
为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学术科研能力培养、实践创新等提供了一流条件。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围绕航空航天领域重大战略需求,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联合重点项目2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1项等,2023年在研经费超过一亿元。
学院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可选择“2+2”、“3+1”、“3+1+1”等多种模式联合培养,学校也有多个国外境外的短期和长期交流项目可供申请。学院与重庆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培养民用航空飞行员,在全校工科学生中选拔热爱飞行的学生,培养“既会飞行,又懂设计”的高层次综合人才。
学院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联合举办夏令营
营员受贝尔法斯特市市长接见
3
专业介绍
力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领头学科和基础,是现代工程的基础支柱,具有基础科学与工程应用的双重属性。工程力学专业紧密结合力学和工程实践,以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研究和解决工程中的与力学相关的振动、变形、断裂、疲劳、破坏、流动等问题,涉及航空、航天、建筑、机械、汽车、船舶、环境和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运用现代力学理论、先进计算技术和实验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专门人才,注重系统而扎实的科学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强调分析、计算、实验与工程软件应用兼备的专业素质教育和科学研究能力并行的培养模式,注重必要的工程知识与工程实践训练,以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的需求。
工程力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等。
航空航天是国家战略产业,既是一个国家国防安全的重要基础,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飞行器及其部件的分析设计、制造、维护、使用等。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飞行器设计中所需的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富有创新潜质和善于学习实践的高素质航空航天领域人才。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围绕飞行器设计关键理论和技术基础,开设的核心课程有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分析与设计、飞行动力学与控制、航空推进系统、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等。
学院师生在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获奖
4
就业与升学
学院两个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能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等行业从事设计或相关工作,优秀毕业生保送硕士研究生或直攻博士学位,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留学深造。近几年学院两个专业毕业生升学率在60%左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及行业科研院所等是学生升学主要目标方向。
学院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硕士毕业生就业方向集中在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领域科研院所,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大型央企。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国内外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近年来在科研院所和部队就业的毕业生也在逐步增加。
历届优秀学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