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网址:http://mve.cqu.edu.cn/
学院邮箱:mve@cqu.edu.cn
咨询电话:(023)65111989
咨询QQ群:783495226(江西)、702625575(重庆沙坪坝、科学城)
学院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A区第七教学大楼
专业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
1
院长寄语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院长 罗均教授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始建于1935年,是重庆大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多年以来,学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中国的快速发展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在“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双一流”建设支持下,学院在国内外树立了显著的影响力和声誉。依托机械领域深厚的专业研究和国家级科研与教学平台支持,学院致力于培养机械及相关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和工业工程四个专业均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按照大类统一招生。学院采用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大工程观念和国际化视野。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院的综合实力,我们在教学、科研、产业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我们坚信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将不断壮大,我们的学生也将蓬勃发展!
欢迎报考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2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治学严谨,最早的机械专业始建于1935年,具有80多年的悠久历史。
“机械工程”学科是: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国家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以及首批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
国家级科研与教学平台
学院在机械传动、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自主品牌汽车、特种装备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学院现有教职工220余人,其中教授79人,副教授69人,其中有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等在内的一流师资队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科研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
涵盖专业
学院设精密传动、航空传动、机电复合传动、机器人、传动制造装备、绿色智能制造、汽车工程和前沿交叉等8个研究所和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电子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车辆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工业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
为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构建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需要的培养体系,强调学科交叉,打破原有专业分类过于精细、知识面狭窄、实践能力不足、被动学习的禁锢,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重基础,精专业,强能力,2021年重庆大学全面推进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工作。四个本科专业在工科试验班(工程能源类)招生,学生进校后,实行分阶段培养:
第一阶段
学生在本科生院修读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和大类基础课程
第二阶段
在工程能源大类中进行分流,到大类所属的相关学院相关专业进行专业培养,修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等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重视数理基础,强调跨界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学生自主创新体系,本科生100%参与科创活动,近5年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共计300余项;深化“三位一体”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近年来先后与通用电气、西门子、ABB、强生、宝马、长安汽车、固高机器人等100余家知名公司开展合作,实施了“3+1”卓越工程师和“3+1+2”等复合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020年与两江新区、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合作共建明月湖-重庆大学科创教育平台,并创建明月科创实验班,着力培养未来产业创新领军人才。
国际化与对外交流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办学,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高校、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国际合作关系,开展了院际合作办学、学术讲座、学生交流、教师互访等,促进学科、科研和人才的全面国际化。合作高校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美国密西根大学、美国西北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国际交流项目包括寒暑假短期交流、本科生双学位项目、本硕联合培养、硕士生双学位项目、中长期交流访学等。
3
专业介绍
国家首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2012年、2021年先后两次以优异成绩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和工程师资格国际认证的重要基础。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需求的,数理基础扎实,专业知识构架清晰,创新意识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能够在装备、制造、交通、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机械工程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设计制造、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毕业生在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新技术掌握方面的能力达到较高水平,近50%进入国内、国外著名高校深造,其余多数毕业生进入到全球500强、央国企等研发、设计或管理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本专业秉承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研究型、国际化”的机械工程领域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以国外高水平大学培养方案中的成套课程体系为基础(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创办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化实验班),培养具有扎实、深厚的机械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知识及其前沿技术,并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研究型优秀人才。毕业生主要是到国外高水平大学或在国内双一流大学深造,部分毕业生到国内相关研究所、设计院或国有大型企业从事研发或设计工作。
2023年机自专业生产实习
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
本专业依托机械电子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有处于研究前沿的智能测试与仪器、智能控制、高性能机电传动、机器人等学科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数理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扎实的机械、电子、控制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机电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机电行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测试控制以及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宽,适应性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
机电专业生产实习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重庆市“三特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汽车工业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该专业面向国家建设需要,适应车辆工程及相关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培养思想品德优秀、人文素养良好、体魄强健,掌握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科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胜任车辆工程及相关领域相关的技术、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追求卓越的创新型行业精英和国家栋梁。本专业毕业生在车辆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职场竞争力。
汽车文化节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工业工程是一门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工程学科。本专业遵循“能力为重,学科交叉,学研融合,国际视野”原则,瞄准世界学科前沿、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及重庆市经济建设需要,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核心,对标国家“新工科”建设标准,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宽厚的管理科学、机械工程和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够在机械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设计制造、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4
就业与升学情况
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兵器工业、石油化工等国有大型企业、民营大型企业和世界500强外资或合资企业,如华为、中兴、航天科工、中船重工、中国电科、兵装集团、成飞、大疆、发那科、一汽、上汽、东风、长安、比亚迪、上海电气、中广核、中车、东电、三一重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字节跳动、美的、苏宁、网易、博世、德尔福、大陆集团、爱默生、西门子、法雷奥等。近3年学生平均就业率近50%。
近3年,毕业生进入国内外高等学府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平均比例超过40%,为中国机械行业发展的未来培育了一大批高学历人才。毕业生国内外读研主要去向除本校外,还包括美国密西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
优秀学长寄语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图文来源: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