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安全学院
发表时间:   2024-04-29 14:34   阅读量:   18226

学院网址:http://www.res.cqu.edu.cn

咨询电话:(023)65102421

专业设置:碳储科学与工程、智能采矿工程、安全工程


院长寄语

院长照片

资源与安全学院是重庆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劲的学院之一。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三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拥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具备本、硕、博及博士后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每年资助本科生参加国际夏令营及海外毕业实习;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全国最美奋斗者1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青年千人、海外优青、优青、青年长江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30余人次。

学院瞄准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以造就“行业精英,国家栋梁”为使命,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89年的风雨历程,学院积淀了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一批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院以雄厚的师资队伍、坚实的科研基础、鲜明的学科方向、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育人环境、卓著的社会声誉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我们期待你的加入!


学院特色

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是2021年由重庆大学牵头,联合其他多所高校申报并获教育部批准招生的国家新工科专业。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碳达峰碳中和”国家双碳战略,聚焦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能源高效低碳转化、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等关键环节,涵盖理论、技术、装备、工程、管理、金融等多个领域,注重矿业、能源、安全、环境、化工、材料、管理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化培养,培养双碳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内外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已在二氧化碳捕集、二氧化碳利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等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

专业培养能够在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引领行业发展,为全球碳中和、新型碳储科学研究和产业化、碳管理、碳金融提供支撑,同时为我国双碳战略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核心课程:碳捕集原理与技术、二氧化碳转化与利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碳储监测与安全等。


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为适应未来矿业发展于2021年设立的新工科专业。该专业依托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的行业需求,发挥稳固煤炭“压舱石” 筑牢能源安全新屏障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春昱、俞建章、侯德封、李四光、乐森璕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鲜学福教授曾执教本专业,培养出郭尚平、邱中健、李晓红、朱合华院士,是重庆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的学科之一。

智能采矿工程专业面向能矿资源智能开采科技发展前沿,依靠AI、自动化技术、大数据技术、机器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矿产资源“室内操作,远程开采”,并逐步迈向无人化采矿。专业培养能适应和引领矿业智能化、国际化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研发及管理人才,为全球资源绿色开发、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和铁路等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秀人才保障。

核心课程:智能优化与决策、智能监控与监测技术、机器人概论、岩石力学、物联网概论、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智慧矿山、矿井智能通风、自动控制原理等。


安全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专业面向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双碳战略等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储能与工业安全、智慧城市安全与应急”两个主要方向,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品格、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的行业精英和国家栋梁,为国家能源资源开发与储存、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等领域发展服务。

专业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海外优青等高层次师资队伍,近五年主持或参加国家/国际重大事故调查、事故抢险、应急救援、安全评审、安全检查等安全科技服务200余次,为保障我国工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专业培养能从事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安全评价、安全监察、安全设计、应急救援与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工作,为国家能源、资源、建筑、机械、化工等领域服务的高级工程技术、研发和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安全系统工程、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安全人机工程学、防灭火与防爆技术、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工程燃烧学、安全管理与法学、安全评价、职业卫生。


人才培养

卓越学子培养计划

为培养卓越、创新、适应并引领未来的优秀学子,专设“资安学院卓越学子培养计划”,每年从大二学生中选拔20名优秀学生加入该计划。

实行双导师制:配备学业导师和生涯发展导师,进行全程、全方位指导;

培养专业科研能力:组建科研团队,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计划及科研训练项目;

拓宽国际视野:资助参加国际游学或交换学习项目1次;

提升综合素质:定制第二课堂学习计划,资助参与国内社会实践活动1次;提供“卓越学子培养计划”专项奖学金,5000/年·人。


国际化实验班

与世界排名前50名的三所高校: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并联合成功申报了CSC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项目,每年7个名额,由学院选拔优秀本科生、研究生获取CSC奖学金资助,去往世界名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进行“2+2”联合培养,国内外各两年,最终可获国内外两个高校的学位证书。

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进行“1+2”硕士培养项目,国内学习,大四选拔,德国两年硕士,可获国内本科学位和德国硕士学位。

与蒙古国的蒙古科技大学进行“2+3”联合办学,为蒙古国培养采矿工程人才,此系我校首次通过本科联合办学为国外培养人才。

 

就业深造

学院50%以上毕业生进入国内外高等学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国内保送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主要考取中科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都柏林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

其余毕业生去向主要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如中信、中石油、中石化、中建、中铁、中交、国家能投、国家电网、中国水利水电、华润、葛洲坝集团、福清核电、京东方、中国移动、中国五矿、同煤集团、江西铜业、紫金矿业、宁德时代、一汽大众、上海电气、比亚迪、上海隧道等;科研院所,如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重庆航天机电设计院等;金融机构,如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集团等;房地产企业,如中海、万科、保利、融创、龙湖等;航空企业,如厦门航空、天津航空、西部航空、重庆机场集团等;公务员及基层选调生,去向重庆、四川、浙江、甘肃、云南、贵州等各省市。

图片1.png

图文来源: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